如何让重庆农民同步进入小康?重庆智能农业发展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受邀出席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能农业高端论坛的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接受了华龙网记者的采访。他就重庆农业的产业数字化,以及农民共同富裕的问题给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我曾经多次去过的荣昌,他们在建设生猪大数据;我去过秀山,他们利用电商来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我也去过涪陵,他们利用信息化助力榨菜产业的发展。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来推动城市的,包括乡村的智慧生产、智慧生活的建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确的大方向。从目前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乡村的建设来讲,我认为已经有了很好的一些基础,而且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小兵心情愉悦,直言重庆这个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发展很快,“这次在重庆举办的智博会,把智能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进行研讨谋划。这也充分体现了重庆作为一个大城市、大农村这个特点,也体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
谈到如何更加具体实在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王小兵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展数字经济。而对于农业这个传统产业来讲,根本的任务就是产业数字化。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数字资源体系。
“数字资源体系怎么建?最重要的是四条渠道。”王小兵告诉记者,第一条渠道,就是过去我国传统的监测统计,包括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农业部门的统计,这个需要创新、需要完善。其次,就是互联网,包括我们手机形成的海量数据的文本挖掘。第三,是未来发展很快的物联网传感器,包括卫星遥感这些数据采集的手段,实现在线的采集。“最后一条,就是我们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实验室数据,还有近些年来建设到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采集的一些数据。”
虽然,这四个渠道都能够疏通,让数据流能够进行汇集,让资源体系基本上建成。但是,建成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应用。
“应用的关键,在于找到应用的场景。就是通过这些数据,来帮助我们从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数据中发现价值,从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王小兵介绍,数据的应用首先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用数据这个生产要素,去优化配置土地、人力、投入品的利用。“比如,明天要下雨了,你今天就不能再浇水了。你交了也就白交。这样就把成本降下来了。”
其次,在病虫害、自然灾害防控方面,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也可以用数据化来实现创新管理。重庆位于南方地区,病虫害、自然灾害的压力较大。利用气象数据的资源来预防,尤其是预防干旱洪涝方面的潜力很大,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农药的投入,减少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就是通过数据帮助产销的精准对接,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重大。”王小兵说,大家都知道,重庆很多的农村都是分布在山区。虽然很多柑橘平时好像看不见,但一到采收的时候就大量出来。“三峡库区的长江柑橘带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带,像奉节脐橙可以说品质非常的优良。怎么才能让它们卖上好价钱,卖到最应该卖的地方去?我觉得需要发挥电子商务,也就是精准对接产销。”一方面,让消费者吃到最好的东西。另一方面,让农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卖上好价钱,也就是真正的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最后,就是要利用数字打造重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王小兵告诉记者,最近农业农村部有一个行动,就是在全国各地,尤其是第一批62个特色农产品的特有特色农产品示范生产区,去做特色农产品指数。“我觉得重庆来讲,可以做三个,包括荣昌的生猪、奉节的脐橙,还有这个涪陵的榨菜头。我想通过这个指数的发布,提升我们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我觉得这也是属于数据给产业赋能的一个方面”。
总之,王小兵认为,信息化发展到今天,真正地要把数据这个生产要素用活,把数据变成财富。从机制来讲,就是要真正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更好的调控作用。包括出台一些政策,制定一些标准,怎么确保我们的数字安全、网络安全。“因为说实在的,农民运用手机,涉及到防止被骗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加强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的培训,要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我觉得这一点我们要好好地去抓。信息化对农村来讲,它有很重要的前瞻性、包容性、泛在性。这里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我觉得高手在基层、在农民。这个信息化你别看到它高大上,实际上必须接上地气。”重庆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始终不要忘记自己还是一个大农村、大库区,要让广大的农民群众搭上互联网+这个快车,才能让整个重庆的农民群众同步进入小康!
发布时间: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