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前沿 > 理论前沿

寿光新建大棚八成用上物联网

4月23日下午,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现代农业示范区,大棚种植户崔江元走进大棚。在大棚管理房,崔江元拿出手机,点开农业智慧管理APP,查看了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数据,用手机遥控卷帘、放风等操作。“就是不来棚里,这些操作在家里一样可以进行。”崔江元说,借助智能设备,种棚省时省力省事,夫妻两个就能玩转两个大棚。
 
  2016年,崔江元投资50多万元建起两个新式大棚。大棚里安装了智能卷帘机、水肥一体机、补光灯等多种现代化设备。
 
  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的90后大学毕业生王聪,是村里最年轻的种棚人。毕业后,王聪回家建了3个大棚,安装了自动放风机、水肥一体化等设备。2018年,王聪一个棚的收入约12万元。“最大的便利就是省时省力省工,像这套(水肥一体化)设备,能省40%左右的人工,能增产20%至30%。”王聪说。
 
  据介绍,目前在寿光新建的大棚中,智能温控、智能雾化器、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设施应用率达到80%,农民劳动生产率提升200%以上。“智慧农业不但提高了蔬菜品质,也让蔬菜生产实现了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说。
 
  每天,王聪把黄瓜运到三元朱村成立的合作社,取样检验合格、贴上二维码后,才能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有了二维码追溯功能后,每斤蔬菜可以多卖0.2元,一年可以多挣2万多元。“这样既让大家吃到了放心菜,也提高了我们的收入。”王聪说。
 
  洛城街道黄家庄村的大棚,已有34年历史。该村党支部书记黄春海说,从1985年的小土棚,到下挖式卷帘棚,到后来的无立柱钢架结构大棚,再到如今的云棚物联网系统,黄家庄的大棚不断更新换代,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黄家庄村民韦孝忠家建了3个大棚,一大两小,主要种长茄和丝瓜。去年,3个大棚收入超过12万元。“有了智能设备,我每天也跟城里人一样上下班,只不过上班的地方是大棚。”韦孝忠说,每天天亮进棚,上午10点左右回家,下午两点之后再进棚,晚上六七点回家,很有规律。
 
  今年44岁的王张波,是田柳镇崔家庄村人,一家3口主要靠3亩承包地和一个西红柿大棚生活。他家的新式大棚长200多米,最高处有7米多。“这么宽敞、高大、通风的大棚,自己建的话得需要50万元。”王张波说,“大棚是从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租的。签了5年租期,一次性交了17.5万元的租金,比自建大棚省心多了。”。
 
  大棚内配置了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设备,园区内还有农资超市、检测中心、蔬菜交易市场等。
 
  之前,王张波种着一个60米长的老棚,一年毛收入七八万元。“现在的新棚面积大了很多,收入肯定比以前高。”王张波说。
 
  田柳镇党委书记王桂芝说,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每亩蔬菜每年可以节省60多个人工,节水超过40%,提高肥料利用率达50%。可以说,园区就是一个“绿色工厂”。
 
  据了解,该园区是寿光2018年建的18个蔬菜生产示范园区之一。这些示范园区内的蔬菜严格按照“六统一”来组织生产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措施、统一生产检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
 
  “从今年2月起,我们从18个园区生产的蔬菜中,挑出部分品种运到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地,摆到高端社区、超市的货架上试卖,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倍至5倍。”寿光农发集团总经理张成生说。

发布时间:2019-05-05

0
TOP